这般珍贵之物,为他们建住宅?
果然追随小郎君前来许县是对的,小郎君不会亏待他们,降卒们感动不已。
虽然曹德打算为跟随他来许都的降卒造水泥房,但这一时半会儿却是无法完工,只得先用茅草搭个住处,只等将水泥等物先生产出来,再建房子。
而降卒们都没意见,甚至干活更卖力,得知曹德还在为他们的落脚处发愁,降卒们便主动开口,
“小郎君,毋需挂念小人,还是水泥坊要紧啊……”
“没错没错,如今尚且不觉寒冻,只需搭个棚子,有一遮雨庇身之地便可。”
“此事不劳烦小郎君,如今还是正事要紧!”
“……”
在降卒们看来,这正事就是将水泥坊建起来,生产出来的水泥可以拿到城里卖给大户人家,而他们的水泥房也就有了着落。若是动作麻利,说不准他们还能在入冬前住进去呢。
一想到这儿,众人就心里火热起来,目光期盼地看向曹德。
曹德也能猜出几分,不过手下的人这般积极,让他也多了几分干劲,而水泥生产的原料也不难寻,主要就是石灰石与粘土和铁矿,但是这生产水泥是个力气活,他如今虽有一千来人,但是其中不少是小孩与老人,看来还得招人才行。
他将曹勇留在了降卒营,如今来了许都,则将曹石提拔起来。
曹石与他年岁相仿,如今个头也拔高不少,被曹德送进学堂读了两年书,整个人都沉静下来,此刻曹德将他喊来,吩咐道,“你去禀与兄长,让他再送些人手过来。”
招人最快的方式,就是直接跟曹操要人。
在建安元年二月,曹德等人搬迁到许都之前,他哥曹操还征讨汝南、颍川一带的黄巾军,想必这次定是又带回不少俘虏与流民。
其实如今各军阀之间交战,对俘虏一般是不留情面,只有将其斩杀才是最不留后患的,尤其是那些难以收服的兵卒,若是养着他们,还要花费大量粮食,而若是这些人心不甘情不愿,做事根本不使劲,那就算是抓回来当壮丁,也不划算,他们干的活还不一定抵得上自己吃的粮食。而这样的人就更不敢收到军中,谁知他们会不会被刺一刀。
而流民却不一样,先前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,一心想要过踏实日子,只要能吃饱喝足,那便肯卖力。黄巾军就相对复杂些,其中不乏无恶不作的兵痞土匪,专门嚯嚯寻常百姓人家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但也有很多是日子过不下去的愚民,只为了一口饭就跟着那些反贼头子卖命。
若是以前,曹操定然不会在这些人身上花费太多精力,直接命人杀了免除后患,但如今曹德隔三差五就到他军中要人薅羊毛,曹操哪里舍得将自己训练出来的精兵干将给曹德,所以从战场上抓人是最好的做法。
尤其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,一抓就是一家子,而这样的人手也是好调教,不怕养不熟,另外流民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本身两军交战,最惨的就是附近的百姓,不仅家中的粮食可能会被搜刮去充当军粮,要是遇上泯灭良知的,甚至还会被抓去做成人脯,而曹操遇上这些流民,则是直接驱赶到自己治下境内。
虽费时费力了些,但曹操从曹德那儿得了那么多的粮食与钱财,倒是对百姓重视几分,百姓多,曹军粮草就多,赚来的钱财也多,这么一想,有了钱财就能招兵买马。
这么一想,曹操看那些百姓,瞬间目光纯善起来,这些可都是他养兵买马的钱袋子啊。
此刻见曹石前来要人,他大手一挥,直接让帐外的一校尉带兵去押送三万人手给曹德送去。
曹操看向曹石,“如今阿疾为司农,这屯田一事还需上心,你回去叮嘱他,莫要误了农事。”
曹石称是,等他与帐外校尉退下后,立在帐中的荀彧方才开口,“主公待百姓和善,如今在士林之中也颇得夸赞。”
曹操却是道,“何须在意那些酸儒所言?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尔。”
荀彧不赞同摇头,但也知曹操与儒生一向是不太对付,便没再多说,反正如今曹公收留流民、降服战俘一事,众人都知晓,这让世人对曹军改观不少,如此也算是好事。
而曹德那边,等曹石将三万人手带回来后,他匆匆一见,果然是与当初那批降卒差不多,甚至是更落魄一些,毕竟去岁的旱灾波及颇多州县,好些百姓都吃不饱肚子。
被送来的三万人中,既有流民,也有战俘,这些人在曹操手中时,日子却并不好过,不仅每日被驱赶着去开垦荒田,一日还只得一顿饭,只是没饿死,却一个个瘦骨嶙峋,如今被带到曹德这儿来时,眼神都是麻木的。
不过心中也并没有多少恐慌,反正曹公不杀他们,想必曹小郎也不会要他们的命,顶多就是让他们继续干活罢了。
在他们看来,在哪儿干活都一样,没什么区别。
眼前这三万人,一个个都干枯瘦瘪,头发也像发黄的杂草一样乱糟糟,只有少数几个干净斯文的流民将头发打理整齐,发髻上还插根枯树枝,而他